感謝張韶棋蒞臨六六茶室分享 文章由張韶棋先生分享
「你能從台灣來到這裡,已經是個名人了,簽個名吧。」
這句話,是我在貝里斯送出一張明信片時,當地一位老師對我說的。
我原本不好意思地拒絕:「我不是什麼名人啦。」但他回應:「你能代表台灣來到這裡,就是名人。」當我簽下第一張,越來越多學生、老師也排隊來找我簽名,我才真正理解,文化交流的影響力,往往比我們想像的更深、更遠。
2024 年夏天,我擔任外交部國際青年大使,前往瓜地馬拉與貝里斯推廣台灣文化。我選擇用「茶」作為與世界對話的語言。從徵選時反覆練習英文口說,到出國後面對不同文化、語言、氣候、習慣,我一步步靠著努力與信念,泡出一壺壺真誠的茶湯,也釀出許多動人的故事。
在瓜地馬拉的一場茶席中,當地大學生喝下我泡的茶後說:「我從沒喝過這麼細膩的飲品,從你的沖泡動作,看到了職人精神。」從不同文化的人講出來更直擊我心。
在與瓜地馬拉總統與總統夫人的場合,我教總統夫人親手沖茶,當她喝下第一口自己泡的茶時,臉上露出的心滿意足,至今仍深深烙印在我腦海中。
而在安地瓜的古老大教堂裡,我們表演台灣的音樂與文化,與當地學生樂團交流;回程轉機時,在機場遇見一群瓜地馬拉樂手演奏民謠,我們團員演奏起二胡、笙與爵士鼓等,與他們即興合奏,兩種文化的旋律在異國機場交融,贏得滿場掌聲。
在徵選時有人問我:「你有信心讓不懂茶的人理解台灣嗎?」我總會想起:在宿舍演講時,我教第一次喝台灣茶的外國朋友如何泡茶、聞香、品飲,他們對台灣茶讚不絕口,眉頭上稍驚喜的表情。
雖然我不是最資深的茶藝師,但我有一份從高中時就建立起的文化自信。我曾是斗六最年輕的城市導覽員,也曾為在地歷史撰寫過小論文。我相信,台灣茶不只是茶,而是一種深刻的文化體現。
除了茶,我也帶去了我攝影的作品。我把台灣拍下來的風景——阿里山的星空、台北101、十分瀑布、鹽水蜂炮、北港朝天宮、龍山寺的釋迦出山像……印製成明信片,送給當地朋友。這些照片,讓他們從視覺認識台灣之美,並從我的故事感受台灣獨特的文化底蘊。
這趟旅程教會我最重要的一件事是:不要小看自己。
不要小看自己的熱情、自己的文化背景、自己的影響力。那位貝里斯老師點醒了我,也讓我更勇敢地相信,年輕的我們,即使不是專業的外交官,也能成為不同國家間文化的橋梁。
但我知道,這段旅程並不是我一個人能完成的。
我要感謝許多人,特別是曾經啟發與陪伴我成長的師長與夥伴們:
感謝前茶改場場長陳右人老師與阮素芬老師,他們不僅啟發我對茶的熱愛,也鼓勵我年輕就該多闖多學,即使資源有限,也能靠熱情與體力走得更遠。
感謝茶藝老師李素梅老師,她總是耐心指導、鼓勵我在比賽失利時繼續前行,也讓我參加無數茶會,讓我從茶湯裡泡出信心與成就感。
謝謝有外交經驗的洪崇倫老師與張家齊老師,在受訓期間穩住我們的情緒,傾囊相授;謝謝我的茶席夥伴陳蕙妤,我們在雙人茶席中彼此照應,從生澀到默契並肩成長。
還有所有青年大使團的夥伴們,感謝你們在集訓與出訪期間展現的專業與熱情,也常常幫我整理茶具、陪我練習,能夠和全台各領域頂尖的學生們交流與認識,一同為我們的外交做貢獻是非常美好且難忘的一件事。
最後,謝謝我的家人,謝謝你們從不限制我的選擇,總是支持我走向我真正熱愛的方向。
這趟文化遠征不只是任務,而是一次次找回自信、與世界對話、擁抱成長的旅程。
回國後,我不再只是在台灣泡茶的學生,而是用茶與攝影,讓世界認識台灣的人。